垃圾分类立法一年,居民区分类达标率超90%

1号是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施行满一周年的日子。从条例实施起,市人大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常态化执法检查,明察暗访数十次,深入社区、商场、学校、医院等各类场所,足迹遍布全市16个区。

  怎么看待这一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实效?记者采访了10位市人大代表,他们都是执法检查的主力军。“超出预期!”代表们记得,当初立法调研,他们拿着草案进社区与居民讨论时,经常争得面红耳赤;他们记得,条例高票通过时的兴奋与些许担忧,“我们都投了赞成票,可心里很忐忑。如果推不下去怎么办?”如今再次走进社区,看到的是居民们的分类热情和各种分类技巧、匠心。数据显示,如今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超过90%,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达90%。

  “盆景”长成“风景”

  6月30日,市人大城建环保委赴徐汇区国贸汇视察垃圾分类工作。市人大代表洪程栋特地留了个心眼,商场中央摆放的那几只垃圾桶,他没看几眼,而是跑到地下室去翻那些捆扎好的黑色垃圾袋。“我打开了三袋,都分得很好,没有混杂的垃圾。”

  市人大代表赵爱华同样把她所在街道和社区的垃圾桶翻了个遍。“疫情期间,我担心疫情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执行力,就常翻附近的垃圾桶。没有一次让我失望,居民们干湿分类的纯度都很高。”

  可一年多前,赵爱华并不这么想。去年市人代会上,她坦言,作为一名在固定废弃物领域工作了28年的“老环保人”,她明白垃圾分类非举手之劳,而是系统工程,做得不好,很容易变成一场“秀”。她甚至直言不讳:“垃圾分类能否持续推进,我对此表示担忧。”

  一年后,赵爱华的态度发生大逆转。“之前所担心的‘九龙治水’、居民不响应,统统没发生。我要为上海市民的垃圾分类实效点赞!”赵爱华以自己所住的汇景苑为例,“最初小区什么动静都没有,我挺着急的。《条例》实施后,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很快上了道,无论是硬件设施配套,还是居民分类效果,都很棒。”

  许丽萍代表对普陀区长征镇梅川馨苑小区的做法记忆犹新。这是个有300户居民的老小区,一开始实施定点定时投放,居民总体配合有序,不过也会有居民错过投放时间。随着管理升级,小区24小时开放垃圾箱,居民随时可以投递垃圾。没了约束,居民依然投放有序。

  “人性化措施背后,是收运车运输频次增多、智能化管理升级,更重要的是社区治理能力提升。”许丽萍说,上海这么多小区,各小区情况不同,大家都践行着各自的垃圾分类经。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功不可没。

  “上海垃圾分类已从‘盆景’长成‘风景’。”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崔明华说。一年来,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每次明察暗访,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。近日,崔明华去外滩枫径夜市逛了一圈,嘈杂闹猛中,他暗暗观察了周边的垃圾桶,“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,地面整洁干净,我还跟城管聊了聊,他们对设摊摊主都做足了宣传。”

  智能化助力分类

  今年6月的一次执法检查中,浦东新区北蔡镇城运中心一块大屏幕让不少代表印象深刻。屏幕上展示的是北蔡镇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系统,一旦发现垃圾混投,手机端就会给出“差评”,后续处理机制瞬间激活,2小时内,收到工单信息的城管街面巡查队员将上门督促整改。

  北蔡镇有2081家沿街商铺,涉及24条主干道路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后,商户配合度不高、过了收运时间随意弃置垃圾等问题困扰着城管。北蔡镇用“一网统管”来解题,将所有沿街商铺纳入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系统,与街道城运系统无缝对接。

  虹口区以及长宁区虹桥街道、周家桥街道也在进行类似探索。这一年,代表们观察到,一些小区已走出志愿者路径依赖。从一开始大量投入人力,如今依靠遍布于社区的智慧元件、设备等来掌握垃圾分类行为数据。“人工智能上场,化解此前困扰社区的人手紧张等难题。”市人大代表施政说,分类环节精准度的有效提升,让智慧元件、设备在垃圾分类产业链中扮演起“查漏补缺”的角色。

  6月16日,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专程赴虹口区调研,虹口区垃圾分类管理系统“橙小宝”让大家眼前一亮,它将居村、单位、投放点、车辆等各类静态数据导入平台,大屏幕上可随时调阅全区和街镇的基础信息数据,实现对湿垃圾产生量、可回收物的监测统计及清运监管。“自去年7月1日以来,不合格整改单从月均86单逐步下降,到今年5月仅有14单,监管实效明显。”不过,虹口区绿化市容部门也反映,目前这一信息系统还只是1.0版,采集数据和使用仅限于绿化市容系统,数据发挥作用的空间较狭窄。

  “目前,市级‘一网统管’平台只归集5个静态指标和生活垃圾处理情况、建筑垃圾处理情况等两类动态指标,接下来升级应用的空间很大。”市人大代表屠涵英认为,应充分开发大数据,在更高层次加以利用,比如通过垃圾分类投放,测算出循环利用了多少资源,节约了多少能源,对空气清洁度有多少贡献等,“如果能让百姓知道他们垃圾分类的实效,积极性和成就感会更高。”
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