效率优先?上海绿牌新政太粗暴!

近日,有消息称,上海或将公布绿牌“新政”,届时,10万元以下或车长4.6米以内的新能源车,将无法再免费申请上海的新能源“绿牌”。


最早传出该消息的,是有消费者在论坛上发帖称,新购买的五菱宏光MINIEV无法申领上海市针对新能源汽车免费提供的专用牌照,这个消息得到了4S店工作人员的确认。上海市车管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:“新政策最快将于5月10日公布。”



尽管最终的政策还没公布,但这个消息已经在网上引起热议。不少消费者认为,以价格和尺寸来作为限定标准,这样的政策太粗暴——解决拥堵问题不是应该鼓励小车吗?穷人不配买车?……


也有一些支持的声音,毕竟,上海作为超级大都市,一个燃油车的牌照价格已超过10万元,而且不易拍到;如今,上海对于外牌车的管理也已经更加严格,如果对于绿牌车不加以管理的话,越来越多的外牌车转为绿牌车,同样起不到缓解拥堵的效果。



也就是说,上海对绿牌车进行总量限制是必然的,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。但怎么限,考验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。


从目前情况看,上海和北京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限牌路径。以燃油车为例,北京是摇号,上海是拍卖。老实说,各有利弊。从效率上看,肯定是上海胜出;但如果从公平角度看,北京略胜一筹。对于新能源车,北京很早就开始总量控制,根据排队顺序发放牌照。这么做,同样也是为了体现公平。


从目前网传的新政看,上海再次选择“效率优于公平”的路径——不仅在燃油车市场“消灭”低端车,在新能源车市场也要“消灭”低端车。



在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,上海此举也是无奈之举,要想控制总量,新能源政策必然面临持续调整,鼓励政策也会逐步退出。“只有通过征收拥堵费等其他方式,来逐步改变大城市的限购模式,所以在征收拥堵费的模式没有出现之前,北京上海都无法改变限购和控制新能源的趋势。”


但在我看来,这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。为什么政策还没公布,我们就能看到舆情汹涌,就在于无论是“10万元以下”还是“车长4.6米以内”,都是一个粗暴的指标——



一方面,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成本的降低,未来电动车的购买成本不一定会高于燃油车,而目前主流A级燃油车的价格就在十万元左右,让老百姓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,不是值得政策鼓励的吗?


另一方面,尽管我们不能像欧洲和日本一样鼓励小车,但限制小车的发展,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笑话。如果担心小型电动车的车速和安全性问题,完全可以设定相关的性能标准,比如电池的能量密度、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等,而不是对“车长4.6米以内”进行一刀切。


另外,从去年上海市新能源车的销量情况看,也基本以“车长4.6米以上”的为主,特别是特斯拉Model 3,以32863高居榜首,排名前十的车型中,没有“10万元以下或车长4.6米以内”的新能源车,备受关注的五菱宏光MINIEV也仅卖了2000多辆。


-